“对自身的缺憾常常感到自卑怎么办?”“真实的人生不拒绝完美,更不拒绝缺憾。”武汉市吴家山第二中学专职心理教师柯善智,在他的课上这样告诉学生。11月29日,柯善智在2023年“湖北好课堂”初中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例展评与专题研讨上,展示了一等奖优质课《带着缺憾前行》。
“青春期学生容易产生对自己过高或者过低的期待,而形成一种‘缺而有憾’的自我图景,这种图景不利于心理发展。”柯善智告诉记者,该课设计直面缺憾,以可视化方式讨论缺憾,处理缺憾感,帮助学生建立关于自己的多元期待,完成自我的统一认识,再引导学生了解面对缺憾的三种积极方式:美化、淡化、转化,使学生体验到接纳缺憾的愉悦感。
课堂上,柯善智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引发学生对不完美和遗憾的思考,又以制作“镜像圆盘”活动为抓手,深化学生的参与兴趣,从传统以情绪推动课堂转化为以智慧推动课堂内容,最终共同探索得出“要心里的接纳缺憾”这一情理之中的答案。
据悉,作为武汉市最早一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的学校之一,武汉市吴家山第二中学经历了近20年的探索。2007年,学校被武汉市教育局命名为武汉市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合格学校,自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2016年,学校被武汉市教育局命名为首批“武汉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近年来,武汉市吴家山第二中学着力打造专业化、特色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品牌,逐渐形成“以领导团队为保障、以专业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为重要支撑、以学生互助为基础、以家校沟通为依托”的心理健康教育立体服务模式——“心桥”系列心育服务模式。该校特组建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研发小组,开发编制了符合学校实际、实用性强的“快乐系列”校本教材:《快乐心情》与《快乐学习》和基于素材包的“活动养成”系列课程,最大程度发挥教育的合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通讯员 周玉微 吴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