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者爱也 惠者仁也
汉水逶迤
奔涌千里
在流入武汉市西大门时
拐出一道几字型的大弯
冲折出北岸一片22平方公里的
活力热土——
东西湖区慈惠街
I❤️慈惠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汉江干堤堤边居民群众,热情地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狭长地形的慈惠街西段,由蔡家社区和鸦渡社区的12个永久性保留村湾组成,连片构成的乡伴慈惠景区人流如织。
红墙绿瓦,林深见鹿,慈惠以不一样的风情走进市民视野。
街如其名 “慈惠”为民
慈 惠
处处皆是
老百姓安居乐业的
幸福美好图景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与关键。
汉丹铁路过境慈惠,中欧班列(武汉)从这里集散,成为对外开放高地。铁路一侧,也扎堆迎来三大“巨无霸”智能制造产业园。宝龙达、TCL、创维等大型企业武汉基地相继落成投产。
中欧班列(武汉)从这里出发。
走进位于慈惠的TCL空调武汉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自动化生产车间,机器声隆隆。机械手臂上下挥舞,每8秒就有一垛半人高的冷凝器码好,由AGV智能小车机器人送至智能立库,通过工业互联网6+1数字化平台智能分发至二楼的整机工厂。
“‘十一’期间,我们有近700人在岗位上工作。”TCL空调智能制造产业园总经理李心安介绍,就在今年上半年,总投资34.2亿元的TCL空调武汉智能制造基地正式投产运行。这是TCL在湖北的又一重要投资布局举措,年产能可达600万套,今年销售额有望达到70多亿元。
TCL成为区域智能制造产业代表。
慈惠街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辖区内拥有大小工业园、物流园70余个,企业1400余家,娃哈哈、益海嘉里、联塑科技等企业扎根多年、闻名遐迩,诞生了武汉首家5A级物流企业捷利物流,东西湖食品、物流、机电产业在此集聚。
TCL空调生产线。(资料图)
据介绍,目前TCL空调内销产品的80%都来自于武汉基地,而该产业园也是TCL布局国内业务的最大生产基地。
与其一街之隔的武汉宝龙达集团有限公司,今年在此设立全球总部、全球研发中心和全国制造基地,致力成为东西湖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宝龙达集团副总裁向东对企业未来发展信心十足,“预计明年产值突破百亿元!”
宝龙达致力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另一侧的创维武汉Mini LED显示科技产业园,将形成年产超过240万台的Mini LED显示终端智能化制造基地,同时也将成为创维Mini LED封装及背光模组全国总部。
以创维武汉Mini LED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这里迸发勃勃生机。
集聚发展的这三大产业园,总占地面积超1200亩,在慈惠这片热土之上,迸发无限生机和活力。更多居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更多学子来到慈惠生根,更多游子返乡自主创业,今年慈惠已新增就业创业近3000人。
经济高质量发展,人与自然亦和谐共生。慈惠街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区域更优发展格局,使环境宜居宜业宜游,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再上新台阶。
在各类短视频平台上频频“火出圈”的文旅项目、越来越好的乡村生态美景,打开了人们对乡伴慈惠的各种想象。
乡伴慈惠,打开市民对乡村的美好想象。
在慈惠,有一条与辖区同名的场级公路——慈惠街。这条路与汉江平行,沿汉江干堤堤脚铺设,东西向贯穿慈惠西段辖域,串起了12个永久村湾的抱团发展。
一张蓝图正慢慢变成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一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多个特色景点和特色产业”的乡伴慈惠景区发展格局正加速构建,慈惠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依旧的红墙绿瓦,却多了年轻的元素。
2013年,慈惠石榴红村成功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开启了新一轮农村创业旅程。
十年过去,慈惠已连片打造成为汉水滨江风光带,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陆续捧回“全国文明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国家级“金字招牌”。
石榴红村石榴花开。(资料图)
时至今日,由武汉老牌网红村升级而来的乡伴慈惠景区,版图进一步扩张,有效带动慈惠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走进乡村,与自然作伴,萌宠平添着生动。
驱车行至慈惠街蔡家社区,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雕梁画栋的门牌楼。穿过这个门牌楼,就进入了崭新的乡伴慈惠景区,粉壁黛瓦的徽派民居自成风格。蔡家社区书记王君介绍,来到景区,游客可以尽情畅游水林、畅品美食、畅养身心、畅享生活,让人来了就不想走。
一块西瓜基地、二虎小酒馆、大宝乡村咖啡馆等小众消费场景,福晟别居、来蔡小院、恩施土菜馆等特色餐馆,愿驿·半闲、愿驿·筱境、个个世界·秘境等森林民宿,亲子菜园、鹿儿在·欢乐营地、文艺家农场等体验景点,散落布局,吸引着游客深入其境“挖掘宝藏慢生活”。
小桥、流水、民宿,移步易景,步步惊喜。
“我们正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尽最大努力让游客开心而来、尽兴而归。”武汉慈惠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蔡鹏介绍,慈惠街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引进培育餐馆、酒馆、咖啡馆和民宿争相开业,加快民宿集群建设,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以高品质旅游产品和服务吸引游客,高标准持续打造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现代时尚的民宿,散发着精致美好。
焕然一新的乡伴慈惠景区,居民人人皆是老板。民居村舍化身精品民宿,房屋立面修葺一新,房前屋后景美路净,一改旧时模样又紧跟时代,网红感、现代感、时尚感十足,处处散发着精致美好。
美丽乡村增“颜值”提“气质”,大大提高了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乡村变美了、环境变好了、群众的心情也舒畅了,这一切都得益于慈惠街居民,人人爱护家园的自觉行动,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
慈心润万物,惠风煦和畅。慈惠街相关负责人说,街区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的就是居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不少慈惠原住民喜上眉梢,纷纷赶着“回乡”团圆。15栋住宅崭新落成,武汉四环线高架桥两侧的惠景九龙湾小区顺利交付,原住居民喜提2786套新房钥匙。
居民住宅接连建成,正筑起百姓“云端生活”。
今年上半年,慈惠东端的沙咀社区滨江康居小区二期也顺利交房,毗邻汉江,家门口就是江滩公园。此前,率先住进一期小区的居民,在新家过春节,社区还专门组织民俗活动增进邻里情。
慈惠留千室,友于存四海。城区发展、建设、民生都离不开百姓支持,慈惠居民也在为建设和谐、稳定、繁荣的幸福慈惠做出贡献。居民住宅接连拔地而起,正筑起百姓“云端生活”。
开窗见景、出门见绿,慈惠正在构建着群众的美好生活空间。
开窗见景、出门见绿、抬头见云,在全新的惠景九龙湾小区周边,新建成的慈惠街卫生院提档升级医疗服务,老牌慈惠中学拥抱临空港品质教育,农投惠万家农贸市场智慧、实用、接地气,15分钟生活圈在慈惠加速形成。
慈惠街石榴红村史馆,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登楼触云亦感念江堤望云
提起慈惠
东西湖人总会有些许“乡愁”
中秋节前,焕然一新的石榴红村史馆正式揭牌对外开放,传承和保护村史文化,展陈实景照片、详实的文字资料以及视频影像,全方位诠释慈惠乡村文化内涵,让居民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
慈惠街乡村振兴大讲堂成为居民又一文化阵地。
与村史馆相呼应的共同缔造工坊和乡村振兴大讲堂,也在今年同步翻新启用。空置房屋摇身一变,成为居民忆苦思甜、携手奋进的文化阵地。
映照水面的时光,与小桥流水,成了家的记忆。这份记忆,保留着慈惠特有的历史,凝聚着村民淳朴的幸福向往。
(报道支持 - 慈惠街道办事处 文 - 刘志成 徐卉婷 图片 - 武汉临空港图片资料库 通讯员 - 林思雨 范明媚)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