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特意准备
竞赛内容基本都是日常工作内容。”
校对样稿。
10月10日
首届“匠心临空港”职业技能大赛
印刷媒体技术竞赛举行
武汉艾特纸塑包装有限公司的机长龙大友
从区内各包装印刷公司
推选出的24名选手中脱颖而出
夺得冠军
十年磨砺成为“机长”
出生在恩施的龙大友,早早承担起挣钱养家的任务,20年前前往广州、深圳等地印刷厂打工,从学徒工起步。
龙大友说:“做这行像做针线活,要特别有耐心,特别注重细节。”在当学徒期间,他日复一日地干着调墨、上纸等基础工作。这些工作非常单调枯燥,但是标准又非常高。
“调墨是用不同几种基础色调配出千变万化的颜色,电脑和机器都调不准,只能靠人的经验来调,不同基础色的配比稍有不同,最后的颜色效果差异很大。”
分析样稿。
“纸张摆放的位置必须非常精准,误差几乎要控制在1毫米以内,如果纸歪一点点,印刷品上的图案可能就歪很多”。
做好这些工作没有捷径,只能反反复复实践。
印刷业内认为,至少十年才能培养出一位机长。一名优秀的机长堪称印刷业的工艺美术大师。要成为机长,光有耐心是不够的,必须懂得色彩、油墨、材质、光电、机械、温控等多方面的知识并练出丰富经验。
龙大友说:“我初入行时什么都不懂,以师傅带着自己学为主,我在日常上班时观察他们的操作,自己再琢磨,不懂就问师傅。还要经常买书学习,去职业学校听课。”
龙大友在早期经常无法完全理解书本和学校课堂上的知识,只能“死磕”和多问。
上机前准备。
“反复看,反复听,结合实际操作反复琢磨,磨着磨着就悟到了”“我也不怕丑,在职业学校听课时拉着老师问”。
终于,龙大友越来越熟练掌握印刷全流程工艺,一步一步成为机长助理和副机长,并在2013年成为一名“机长”。
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
机长是操作一台印刷设备的主要负责人,负责一个包装产品的印刷全过程,而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成本、交付时间等直接影响最终印刷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龙大友坦言,刚当上机长时,是职业生涯中压力最大的时期,“如果操作不当,机器走一轮出来的废品能造成几十万元损失。”
最让他有成就感的
是曾经帮公司中标了一个高难度项目
拿下24万箱订单
那是一个印有“金陵十二钗”的包装盒,颜色绚丽、工艺复杂。客户提供了一个精致的数码印刷样稿,表示若能用印刷机批量生产出一模一样的,就可以中标。
数码印刷样稿和印刷机批量印刷的条件截然不同。为了完全实现样稿效果,龙大友和同事们奋战了两个多月,反复研究琢磨,最终摸索出了一套工艺流程。
最后,客户拿着50倍放大镜检查成品细节,与样稿完全一致,“金陵十二钗”栩栩如生。
此外,龙大友还经常琢磨如何通过改进工艺来降低成本。有一笔业务,原来的工艺是先烫后印。龙大友反复调试后,让烫和印一个流程走完,节省了一道工序,使公司这笔业务省下十几万元成本并提前完工。
“我们这一行,干多久学多久,一直干一直学。永不停止前进的步伐,才能打造出更好的产品,才能为公司创造更好的效益。”龙大友说。
2021年
龙大友回到湖北
来到位于东西湖的武汉艾特纸塑包装有限公司工作
虽然妻子和孩子还留在恩施,但他表示,与原来相比,东西湖回恩施更便捷,家人周末也经常过来团聚,这也带给自己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幸福感,“生活更方便了,心里也更踏实了。”
“以前只会埋头干活,这次竞赛获奖真的很有荣誉感,并给了我更多机会提升技能和职称。”龙大友表示,今年参加“匠心临空港”职业技能大赛,又给自己“打开了新世界大门”,接下来,他将“坚持边干边学”,还计划参加省级、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进一步提升自我、实现自我。
(报道支持 -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文、图 - 汪杭 张洁 通讯员 - 彭翔)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