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这里 开启消暑模式

烈日高悬,热浪在城市的每一寸角落翻涌。

当我们在空调房里享受清凉时,东西湖区有一群人,正头顶骄阳,穿梭在干道、公园,为绿树花丛“消暑”降温,用汗水守护着城市的绿色底色。

近日,东西湖融媒记者前往夏季园林养护现场实地探访。


上周,记者在G107武汉市东西湖段(高桥二路至额头湾)快速化改造提升工程现场看到,在烈日的炙烤下,园林工人正给一棵棵行道树挂上水袋:先将绿色的水袋通过铁丝环绕,稳稳绑在树干上,再将水袋口撑开,底部整理平整。

“把水袋挂好后,下一步是往袋子里灌水,最后在底部打一些孔,水袋就可以进行滴灌。”武汉临空港生态园林公司绿化有限公司生产经理杨义涛告诉记者,目前该路段栽植乔木四千多株,当天,60多名工人挂水袋3000多个。

园林工人给一棵棵行道树挂上水袋。

“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树木容易缺水,水袋能持续为树木提供水分。一般需要给新栽的乔木和银杏等不耐高温植物挂水袋。”区园林绿化养护服务中心负责人黄浩介绍,挂上水袋相当于给树木安装了一个滴灌设备,水袋底部小孔慢慢渗水出来,能给植物根系持续提供水分,在炎热的夏天,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避免浇水遗漏或者不充分的情况,更好地保证行道树存活。截至7月13日,24000个水袋已全部挂完并投用。

随着高温持续,面对2400余公顷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化的保绿任务,全区园林部门精准施策,全力出击,300余名园林人坚守一线,施行轮班作业,确保园林植物安全度夏,全面保障城市绿化景观。

目前,每天投入水车50多台,分两组进行浇水作业,每天清晨4点至9点、下午4点至午夜12点,实行人歇、车不歇,在重点路段,还安排通宵浇水队伍守护苗木。除浇灌外,双层水袋滴灌同步发力,专人巡查,保障滴灌顺畅。

全区园林部门精准施策,确保园林植物安全度夏。

全区多部门的支援力量正持续到位:城管部门配合调度了70多台水车浇灌作业;水务部门积极配合,保障水车可就近从河湖取水;自来水公司也开放部分消防栓供绿化洒水车使用,确保了作业用水方便和充足。

“天气太热,水蒸发得太快了,浇水一定要浇透,还要注意避开花朵!”7月8日上午9点,临空港生态园林公司的园林工人朱师傅在107国道高桥二路至额头湾段的绿化带处进行浇水作业,他同记者说道,浇水并不如想象那么简单,而是一个非常细致的活儿。

他手捏着一根长水管,浇完草坪浇树木,浇完树木浇花坛,还给水袋灌上了水,只见他浑身是汗,衣服都湿得贴在了身上,皮肤被晒得黝黑,热得卷起了裤腿。

园林工人在绿化带处进行浇水作业。

“今天是早上4点多出门的,已经作业差不多5个多小时了。”朱师傅说,作业要避开高温时段,到了下午5点再出来。

“热是热,但也都习惯了!所以感觉也还好!”朱师傅笑着说,每年到了夏天就要辛苦一些,但能通过自己的劳动,为市民营造优美宜人的环境,感觉很开心。

在东西湖区

像朱师傅这样的园林工人有300余名

夏天户外作业

除了高温的考验

他们还面临着蚊虫叮咬

工作环境复杂等诸多困难

大家都默默坚持

认真细致完成自己的工作

高温中的水袋让绿意持续蔓延,烈日下的汗水换来了城市的生机勃勃。正是因为这些辛勤付出的汗水,东西湖的每一片绿荫都成为夏日的降温遮阳伞,每一抹绿意都编织成市民可触可感的清凉与惬意,稳稳托举起东西湖人推窗见绿的舒心生活,也让高温下的城市始终透着盎然生机。

报道支持单位 - 东西湖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园林局)

文、图、视频 - 杨倩

通讯员 - 蔡林子 朱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