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88亩“灰色空间”变身绿色产业基地

“现在环境变好了,我们看着也舒坦。”看着硚孝高速东山互通桥下错落有致的花境,东山街的街坊们交口称赞。

通过政企协同、绿色赋能,这片曾堆放废弃物品、私垦菜地的88亩桥下空间,如今成为集生态美化、产业培育于一体的示范项目。

今年3月,硚孝高速东山互通区域还是“四线一口”环境整治中的“硬骨头”,多种违规问题叠加,既影响路域美观,又存在安全隐患。

转机来自东西湖区城管局、东山街道和湖北联合交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一次“圆桌会议”,共同决定将桥下空间改造为标准化苗圃基地。

桥下的东山花境苗木生产基地。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规划设计,其下属楚通生态园艺公司承担苗木培育,区城管部门联合街道开展专项整治,一个月内,清理私垦菜地13处、拆除违建3处,清运垃圾5吨。“通过普法宣传发动居民参与,以柔性执法为项目扫清障碍。”东山街综合执法中心队长张真玮介绍。

东山花境苗木生产基地一隅。

走进如今的东山花境苗木生产基地,满目苍翠、一片清凉。

在基地智慧花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区域就像绿植“ICU”,植物在这里“抢救”后,一个星期左右就可“出院”并重新投入使用。据估算,这种“循环利用”模式,让景观维护成本降低40%。

智慧花房。

基地采用“光梯度种植”方案——强光区种紫薇、月季,弱光区栽耐阴植物,配合恒温恒湿调控,苗木成活率高达98%。53种苗木形成“培育-供应-运营”闭环,产品用于打造区内各大收费站“迎宾花廊”。

东山收费站。

针对高速岛台浇水难题,基地研发的智慧花箱不仅可随季节变换花卉色彩,其内置的传感器,还可通过太阳能供电实现自动滴灌。“土壤缺水就会自动补水,一年省下60%人工成本。”东山收费站站长胡丽萍说。

东西湖区城管局表示,未来将采用“无人机+车巡+人巡”方式强化长效管控,持续拓展“四线一口”整治成果,为居民打造更多高颜值公共空间。


报道支持 - 东西湖区城管执法局

文、图、视频 - 徐卉婷

部分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通讯员 - 汪玉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