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这个项目,因为他们......

连日来,温度节节升高。在金山大道西延线京港澳高速跨线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声与金属碰撞声交织成一首激昂的“建设交响曲”。

建设者们头戴安全帽、身着绝缘服,手持焊枪攀上12米高的桥墩,在滚烫的钢筋丛林中穿梭。400吨汽车吊的巨臂缓缓抬起,重达47吨的钢箱梁节段在烈日下泛着冷光,用汗水浇筑着这条串联武汉西部发展的“黄金动脉”。

建筑工人坚守岗位,战高温、忙施工、保进度。

火花四溅中,工作人员手套早已被汗水浸透,安全帽下的脸颊被晒得黝黑发亮。“钢箱梁焊接精度必须控制在2毫米内,高温下金属热胀冷缩,我们得反复校准。”说话间,工作人员擦了擦护目镜上的汗珠,又埋头投入工作。

抢抓京港澳高速跨线桥施工进度。

“京港澳高速跨线桥是这个项目的控制性工程,是项目重点也是难点。”项目施工方中建三局生产负责人冯浩介绍,跨线桥全长855米,能否如期贯通对于整个项目按期通车有着重要意义。

项目建设“不减速”,保障施工有“凉策”。推行“做两头、歇中间”的错峰方式,充分利用早晨5:00-10:00、下午4:00以后等较凉爽时段高效施工。同时,通过缩短连续作业时长、延长午休时间,为劳动者留出充足的休整空间。

建筑工人在遮阳棚下休息、补充能量。

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严禁在阳光直射区域作业;气温升至38℃及以上,室外作业必须全面停止。以科学调度筑牢高温防护线,确保项目安全平稳推进。

京港澳高速跨线桥采用钢箱梁结构,部分焊接工序需要工作人员进入钢箱内部作业。记者看到数台室外空调通过长达10米的通风管道,将冷风送至钢箱内部,工作人员头戴安全帽,专注地进行着焊接作业,焊枪喷出的火花在钢箱内闪烁,与空调冷风交织成一幅独特的劳动画面。

采取了室外空调将冷风送进钢箱等各种防暑降温的措施。

区城发投集团项目代表罗丹向记者介绍,为保障工人在钢箱内部作业的安全与健康,除了配备室外空调外,每隔10分钟,就会有专人与钢箱内作业的工人沟通,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工作进度。

在施工现场,还设置了多个移动式降温大棚,分布在各个作业点附近。大棚内摆放着装满绿豆汤、酸梅汤的大桶,以及藿香正气水、人丹等防暑药品,工作人员可以随时取用,以应对高温天气带来的不适。

移动式降温大棚内各类降暑药品齐全。

“保障工人的安全与健康是重中之重,我们将持续关注高温天气下的作业情况,不断完善防暑降温措施。”罗丹表示,除了防暑降温物资,每天进场前,还会为现场人员测量体温和血压,观察身体健康状况,情况异常的,会马上安排休息或送医治疗,此外,还为大家购买了工伤赔付类保险作为保障。

匠心化酷暑,奋斗正当“夏”。目前,京港澳高速跨线桥建设任务已按时完成,项目正式进入冲刺阶段。


报道支持 -  区城发投集团

文 - 王露

图 - 徐一帆 李果 陈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