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金银湖
湖水映着初阳,波光粼粼
湖畔十方商业街的“港食茶档”厨房里,锅铲碰撞声已清脆响起,韦文杰在蒸汽中专注翻动着炒锅,一道地道的干炒牛河渐渐显露出诱人光泽。
五十出头的香港人韦文杰,从地产界精英,转身为茶餐厅老板。十五载光阴,他在异乡东西湖找到对生活的热爱,建立新的家园,并用匠人之心将纯正的港味融进江城味蕾。
韦文杰的舌尖记忆里,香港街头的香气始终鲜活。童年居住的尖沙咀,街道名字仿佛命运伏笔——汉口道、宜昌街,那些名字悄然将他的未来与一座遥远江城相连。
作为香港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员工,2010年,韦文杰被派驻到武汉负责三个住宅项目的建设。初到武汉时,地域饮食差异与漫长的通勤路程,曾让他感到些许不适。他坦承:“当时居住在武汉天地,工作地在蔡甸,往返2个多小时。”
仅半个月,不适应的他萌生去意,在领导挽留下最终选择留下。夜晚下班后,他成为住所附近茶餐厅关门前最后的忠实食客。一碗熟悉的味道,成了异乡生活微小的慰藉。
2013年,韦文杰的人生迎来转机。他结识了在武汉工作的江苏女孩冯姐。那时,高强度工作与频繁应酬掏空了他的健康,辞职念头愈发强烈。辞职前夕,他走进一家生意火爆的本地茶餐厅,发现味道远未达预期。这矛盾的一幕,反而点燃了他心中潜藏的火花:为何不自己开一家真正的港式茶餐厅?
2015年,他毅然辞职,跨界踏入完全陌生的餐饮江湖。最初在家尝试复刻最基础的鸡蛋仔,却屡屡失败。困顿中,他选择溯本求源,回到香港,寻访童年光顾过的老店,向年逾古稀的老师傅虚心求教。老师傅一语道破天机:“要真材实料,得用鸡蛋,不能用鸡蛋粉。”这道槛,成为他餐饮信仰的起点。
韦文杰制作美食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真材实料。
在汉阳一间仅20平方米的“到食点”小店,韦文杰的鸡蛋仔首次亮相。武汉人好奇观望,误以为是“鸡蛋饼”,但尝过之后,赞誉不胫而走。随后,汉口武胜路、南京……三家分店陆续开张。
韦文杰在创办的第一家店“到食点”门前留影。
2016年,他与冯姐喜结连理,被金银湖的绿意所吸引,索性将家安在了这片碧水之畔。2017年,“到食点”品牌被收购,韦文杰拥有了一定的财务自由。然而,味蕾的乡愁与烹饪的渴望并未沉寂。
同年,在金银湖的家中一楼,四张桌子悄然支起。夫妻俩以“港食茶档”的名字重操旧业,做起了街坊生意。这方寸之间的小店竟迅速爆火,客人甘心等候两小时只为尝一口地道港味,每日流水十分可观。
在金银湖小区家中老店,夫妻工作场景。
为了精进厨艺,两人数次闭店返港,向老师傅虔诚学艺。就这样,公仔面、三明治、鱼蛋,到烧鹅、叉烧、干炒牛河,童年时代熟悉的味道,被他一样一样地还原。
2021年,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同时考虑到老顾客们的便利性,他们将餐厅迁至离家不到两公里的十方商业街。空间扩大了,“港食茶档”的名号却一直延续着。慕名而来的食客范围也早已跨越东西湖的界限,光谷、江夏的食客亦专程驱车前往。即便是搬离的老顾客,依然会带着家人回来,只为寻找熟悉的港味。
十方商业街内的新“港食茶档”。
新店菜品丰富了,帮手增加了,但韦文杰始终坚持一个原则:核心厨房重地,他亲自掌勺,一人驾驭几个炉灶。每一份端出的餐点,都需经过他的手确认。
食客的舌尖最懂得鉴别真诚。餐厅火爆,韦文杰的秘诀是近乎偏执的“真材实料”:无菌蛋价格是普通鸡蛋的三倍,调料坚持从香港采购。他坦言:“专业厨师能把普通食材做得好吃,我不是专业厨师,只能在好食材上下笨功夫。”
韦文杰坚持以最地道的方式呈现港味灵魂。
对于味道,韦文杰有一种近乎执拗的坚持——忠于港式原味。曾有顾客要求在干炒牛河中加入辣椒,被他婉拒。在他心中,传统风味的纯粹不容妥协。
新店菜品众多,最让韦文杰引以为傲的是耗时半年研发的生炸鸡腿。为还原儿时滋味,韦文杰曾专程返港“三顾茅庐”,终以诚意打动隐退老师傅习得生炸秘技。
“秘诀是用西芹、洋葱、胡萝卜等蔬菜腌制,自然嫩化鸡肉,绝不用松肉粉和酱油、辣椒、蚝油等调料。”回汉后闭关一月,炸废近百只鸡腿终于定型:金黄脆壳咬下时发出“咔嚓”声浪,滚烫肉汁混合蔬菜清甜,食客接连称赞“比本土更地道”。
鸡腿拼沙律
豉汁牛肉饭
这份事业,亦是韦文杰与冯姐默契的结晶。冯姐负责营销,韦文杰则潜心烹饪与研发。每次新菜诞生,冯姐作为“试菜官”,以其对本地口味的敏锐感知提出建议。韦文杰虽坚守港味灵魂,却也会在清淡度上做些细微让步。
作为独子,他已在东西湖为家人装修好养老居所。虽然老人留恋香港故土,但每年总会在金银湖畔住上温馨的三周。他与妻子足迹踏遍东西湖,慈惠石榴红村、吴家山、临空港文化中心……金银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更是他们最流连的后花园。
时光流转,这位曾因饮食差异而“水土不服”的香港人,早已被东西湖的烟火气所俘获。如今他深深爱上了东西湖的早点、烧烤、松滋鸡和那碗暖心的藕汤。工作之余,他最大的乐趣便是穿行于东西湖街头寻味。
金银湖的绿意、吴家山街巷的美食……已成为韦文杰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他见证并感慨:“武汉和东西湖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香港人涌入这里。”他与数百名在汉香港同乡的活跃身影,印证着这座城市的包容与磁力。
报道支持 -金银湖街道办事处
文 - 李冬
图 - 杨倩
部分图片受访者提供
通讯员 - 汪扬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