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这一产业园,迎来新进展!

近日,记者从网谷能源总部产业园(下称产业园)项目了解到,该项目施工稳步推进,已完成地下结构施工,实现正负零节点,即将进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走进产业园施工现场,只见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专注投入,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地上主体结构的施工工作。

工人们正在抢抓地上主体结构施工进度。

产业园由武汉市能源集团全资子公司蓝焰资运集团投资开发建设,选址于晋学路以北、雷达山路以东,总用地面积约20.54亩,总建筑面积约4万㎡,规划建设3栋现代化产业办公楼和411个智慧地下车位,建成后,将集总部办公、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能源服务示范、商务配套等功能于一体。

“建设如此顺利,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产业园负责人刘鸿明向记者展示政府部门保障清单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自产业园开工,东西湖区便针对重大项目推行“一企一策”专班服务;建设期间,更是提供了“一对一”保姆式服务。

吴家山街道、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区城管执法局、区生态环境局、区供电公司等多部门协同合作,构建起立体化保障体系:审批流程并联推进、施工许可承诺制办理、渣土清运特批通道……一系列创新举措助力产业园施工跑出加速度。

正如产业园负责人的形象比喻:“每个环节如同精密齿轮,紧密咬合、无缝对接,帮助产业园成功应对诸多挑战。”

1.2万平方米地下结构施工,包含桩基检测、垫层、防水、底板、人防区(设备用房等)和顶板施工任务,原计划需2个月完成,在工序衔接、场地布置、人力资源联动作业下,工期大幅缩短,最终仅40天便顺利收官。

在项目规划阶段,建设方提前对强弱电、管道、智能监控等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布局,实现能源管理、数据传输等系统的无缝衔接。

开工前期,武汉能源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武汉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临空公司、武汉城市能源供应链有限公司等多家新能源头部企业,便与产业园签订入驻意向协议。

令意向入驻企业和已签约企业惊喜的是,通过前期深度对接,产业园在土建阶段就完成功能用房定制化设计,针对综合能源站、研发中心、能源监测数据中心等特殊空间,提前做好结构预留和预埋工作,这一举措既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又避免企业后期改造产生二次施工成本。

目前,意向签约企业中,最小入驻面积为200平方米,最大入驻面积接近11000平方米。不少企业表示,这一贴心的“私人订制”服务,为企业直接节约了10万至50万元的二次施工费用,让企业得以将资金投入研发创新等关键环节。

此外,产业园秉持“低碳理念”,从选址到运营全流程贯彻清洁能源体系、绿色基建、低碳产业生态和数字化控碳五大举措。项目交付后,可快速导入天然气、光伏、氢能等新能源资源,入驻企业还能共享市能源集团超100家战略合作伙伴资源。

航拍网谷能源总部产业园项目。

项目负责人介绍,园区依靠“区位纽带作用+集团生态赋能+政策场景创新”构建三重“护城河”,不仅为企业提供物理空间载体,更通过能源产业链的深度协同、低碳技术的实景验证、政企联动的服务保障,帮助入驻企业在“研-产-供-销”全链条中降低运营成本,享受资源整合带来的多重利好,实现“降本、增效、拓市场”的多维共赢局面。


报道支持 - 吴家山街道办事处

文 - 徐卉婷

图 - 晏君

通讯员 - 吴傲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