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吴家山街获悉,恒春里私房片区已完成改造,近2500名居民受益。
恒春里社区私房片区位于东吴大道以南,六顺路以东,田园街以北,是吴家山街历史最悠久、位置最核心、人口最密集的片区之一。在城市不断地更新迭代中,这块本已略显老旧的区域也迎来了自己的“重生”。
恒春里社区紧邻东西湖地标吴家山公园,周边商贸业和居住区密集,是全区最老的私房片区之一。
社区私房片区面积约3.77万平方米,共有约280栋自建私房,1400余户居民,内设一座集贸市场,房屋普遍在1982年至2005年之间建成,呈现出道路狭窄、房屋密集老旧、流动人口多等特点。
随着时间的流逝,部分路面破损严重、强弱电线混乱、室外路灯监控损坏缺失、路面有时积水严重、无雨污分流、临街门面招牌杂乱等问题日益显现。甚至有人吐槽“居住环境连农村都赶不上”,有些居民因此搬离。
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此前,社区只能“小修小补”。
以雨污管网问题为例,因建房之初未进行雨污管网分流,原有下水道由砖头砌成,设施陈旧,居民家中堵塞漫水时有发生,社区只能帮忙联系专业疏通车,对堵塞的下水道做抽吸处理,但是治标不治本。
本次改造以改善基础设施为主,改造前,街道、社区和施工方第一时间走街串巷、敲门入户,了解问题根源和居民改造意愿。
小区内新建了公共休闲场所。
我的家园我做主,居民纷纷为施工献计献策。小区北侧靠近吴家山公园,地势低,下雨时容易产生积水。协调施工方案时,居民张连厂和陈必池主动提议增设截水沟,建议被施工方采纳。
在雨污管网改造中,很多居民自发给施工方送上饮用水和水果,有的人还拿起铁锹,和施工人员一道施工。
新安装的监控摄像头。
截至目前
恒春里私房片区重做了路面硬化
改造了特色文化墙
新增垃圾分类站
规整了强弱电线
新增社区公园1个、路灯40个、监控器80个
更换破损窨井盖近百个——
今年春节前夕
一个全新的恒春里社区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次改造重新做了路面,出行安全性提高了。”今年55岁的汪双桃曾经因道路破损,夜间出行差点摔倒。如今,面对焕然一新的道路,她赞不绝口。
过去,部分路面坑坑洼洼,容易对老人和幼童形成安全隐患。这次改造对商业街道片区的道路整体刷黑,重新铺设了碎石垫层、混凝土垫层,建设了沥青路面并刷黑,对私房片区道路则做了压花混凝土路面,更换了球墨铸铁井盖。
道路焕然一新。(社区供图)
社区的老年居民较多,为了方便夜间出行,此次改造增加了40盏灯,并对老旧的路灯进行了更换。“现在换了led灯,更亮、更节能。以前亮度不够,安全感不够。”居民李志林主动要求将路灯装在自家墙上。每到傍晚,路灯亮起,不仅照亮了街坊们进出的路,还吸引了邻居们聚集唠嗑。
增添路灯。
2015年,私房片区曾安装30个视频监控器,但部分已经老化或损坏。此次改造加装了80个监控器,使恒春里私房片区的监控得到了全覆盖,为社区居民保驾护航。
记者漫步社区,感受不到老旧,看见老市场人气满满、老餐馆烟火升腾,周边社区不少居民前来买菜、吃饭,再去近在咫尺的商圈和公园溜达。街头巷尾,缓缓流淌出宜居温馨的舒适感。
“过去一年,我们以‘微更新’‘微共享’‘微服务’为原则,对东兴里社区、梦佳社区、恒春里社区的私房片区进行了改造,近两万居民从中受益。”吴家山街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吴家山街将持续进行城市更新,完善老年友好设施,推进商圈业态升级,打造街巷重生、岁月静好的宜居老城。
报道支持 - 径河街道办事处
文 - 李冬
图 - 李义武
通讯员 - 吴傲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