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中国地质学会评审认定
东西湖区五一大队汇春基地富硒地块
为天然富硒土地
这也是武汉市首个“国家级”天然富硒地块
12月27日,湖北省地质学会将“国家级”天然富硒土地认定证书送到东西湖汇春现代农业科技园。
天然富硒土地是指含有丰富天然硒元素,且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小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要求的土地,由县级(含)以上人民政府自愿组织开展标识申报,中国地质学会负责评审认定和监督管理,申报的天然富硒土地须集中连片,适宜开发利用、规范管理,原则上面积不小于 500 亩。
东西湖区五一大队汇春基地天然富硒地块位于东山街五一社区,总面积4115.64亩,土地平整且连片集中,日照充足、土壤肥沃,地理位置优越,硚孝高速、107国道等道路直通到达,易于开发利用。据了解,富硒土壤标准值为0.4mg/kg,经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调查,汇春基地土壤硒平均含量高达0.519mg/kg。
天然富硒土地认定证书。
记者看到,天然富硒土地认定证书具有统一编号,注明证书持有人、地块面积、土壤硒平均含量、认定标准等信息,并附有地块边界图以及查询二维码,用于向社会公布。此外,证书上还写明,东西湖区五一大队汇春基地天然富硒地块为绿色富硒土地。
据介绍,硒是人体必需的15种微量营养元素之一,被誉为“生命的火种”,也有着“长寿元素”的美称。富硒土壤孕育的农产品,是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来源。天然富硒地块包括绿色富硒土地、无公害富硒土地、一般富硒土地三个等级,其中绿色富硒土地为最高等级标准,代表该地块不但土壤硒平均含量高,且重金属含量低,具有生态、健康、无污染的发展优势。
位于该天然富硒地块中的武汉汇春名优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多年来,累计投入两个多亿,将五一大队汇春基地打造为绿色生态、健康优质的农产品基地,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农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国家级科普示范教育基地”“武汉市精致农业重点园区”等荣誉称号。
去年7月,经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土壤采样检测发现,五一大队汇春基地土壤硒含量达到富硒土壤划定标准,可进行天然富硒产品生产实验。同年10月,基地被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认证为“硒产品生产基地保护区”,这也是全省首个由企业申报检测并获“富硒”认证的农业地块。
目前,五一大队汇春基地已种植富硒食用菌 65 亩、富硒葡萄 420 亩、富硒茭白 180 亩、富硒莲藕 200 亩、富硒水稻 300 亩等,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显著。
汇春利用富硒土壤种植盆栽蔬菜。(东西湖融媒图片资料库)
汇春利用富硒土壤种植的田七。(东西湖融媒图片资料库)
记者在活体盆栽菜种植区域看到,基地已利用富硒土壤对三七、田七、金叶甜菜、紫背天葵等一批药食同源特色蔬菜进行种植,这些蔬菜通过盆栽方式种植,结合合作社研发的智慧菜园系统,可以让消费者将活体富硒蔬菜直接带回家。
“认定证书的颁发,不仅为我们进行富硒土地资源开发提供了官方认证,也为汇春基地富硒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武汉汇春名优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付祖平表示,接下来将联合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针对富硒土壤对农作物生长影响做更深入的研究,并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增强农作物对硒元素的吸收,促进硒更多地聚集在植物可食用部分,提高农产品富硒含量。
记者了解到,目前江汉平原地区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为0.3mg/kg,东西湖区五一大队汇春基地天然富硒地块高于均值,这或与东西湖围垦前曾是湖区相关,低湖地区过去植被以蒿草、莎草及水生植物为主,土壤中积累了丰富的有机质,为硒元素沉积创造了有利条件。
接下来,东西湖区还将持续挖掘本地富硒土地资源,做好规划,布局富硒相关农产品及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富硒农产品特色名镇名村,助力乡村振兴。
报道支持 - 东山街道办事处
文、图 - 王露、李义武
通讯员 - 王宇鹏
请输入验证码